投资要点
公司是国内混晶材料领跑者:当前国内具备混晶生产能力的三家厂商之一,2015 年进入京东方供应链并批量供货,此后相继进入台湾群创、惠科股份供应链,产销量快速增加,业绩开启飞速增长模式。
面板产线东移+尺寸迭代,混晶需求稳健增长:混合液晶需求量与液晶面板出货面积正相关,大尺寸液晶面板中电视屏幕占比最大,虽然当前电视屏幕需求量增长疲乏甚至出现下降,但电视屏幕平均尺寸不断增长,Omdia 预计 2021 年平均尺寸将达到 49 寸(2018 年仅 44.1 寸),总
的来看液晶面板出货面积仍保持正增长。与此同时,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大陆面板厂商的崛起,面板产能东移趋势明确,2019 年大陆面板产能超过全球产能的一半,为国内面板产业链配套提供机遇
混晶市场集中度高,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全球混晶市场主要被德国默克、日本JNC 和DIC 垄断,2018 年三家全球市占率超 80%,公司2018 年出货量 43.84 吨,全球市场占有率为 5.79%。国产 TFT 混晶材料在 2015 年前国产化率缓慢提升,2015 年后,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突
飞猛进,国产化率从 15%提升到 2019 年的 35%。根据公司招股书的预计,2021 年国内混晶年需求将达到 590 吨,当前国内厂商产能仅 250 吨,缺口显著,混晶国产化率还将进一步提升。
公司募投混晶二期项目,开发 OLED 材料迎接未来显示市场:由于 2017 年至今公司下游客户认证顺利,现有 50 吨/年产能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募投 100 吨/年混晶二期项目将有效解决当前产能瓶颈,提升市占率的
同时为公司贡献业绩。此外,公司还通过持续研发进军 OLED 材料,迎接未来 OLED 的广阔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6.01 亿元、8.16 亿元和 9.8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8 亿元、2.12 亿元和 2.54 亿元,EPS 分别为 1.85 元、2.20 元和 2.63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1X、26X 和 22X。考虑到公司在显示面板上游的稀缺性和低估
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液晶材料国产化率减速的风险;OLED 材料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