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车行业跟踪报告:风格压制下的汽车零部件能否逆转?
——张程航
近期汽车零部件大幅跑输乘用车、创业板。2020 年 11 月末开始,很多汽车零部件公司股价在汽车景气上行、整车股价新高、大盘上行的背景中下跌,持仓投资者感到莫名, 是否基本面出了问题?有什么短期利空?谁在卖出?实际上 2020 年 8 月 20 日起零部件就开始跑输乘用车,目前已经达到历史极值并还在强化,强如长城汽车 A 从 8/20 至今股价+200%,而零部件涨幅最大的福耀玻璃仅+80%,3/4 零部件股价均下跌。关于其背后的原因,我们认为:
基本面不是走弱原因。行业景气层面,4Q20 乘用车环比增 23%、同比增 8%,我们估计零部件营收端 4Q20 环比增 10%-30%;10-11 月规上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增 42%、25%。行业基本面延续了疫情恢复以来的强势,1Q21 预计延续。
原因 1,汽车零部件多数与电动智能无直接关系,未能享受到近期市场估值红利。乘用车下半年相对强势,一方面与销量恢复、车企进入强产品周期有关,另一方面与市场开始认可自主车企通过电动智能弯道超车并创造一个更大的新商业模式有关,这带来估值体系提升。电动车板块也从 9 月中旬开始一路走强,几近翻倍。市场认为传统汽车零部件未能享受到行业变革红利,因此在此过程中也未能享受到估值红利,甚至极端一点的在下跌过程中,认为传统汽车零部件站在了电动智能车的对立面。
原因 2,小市值 vs 抱团大票的极致市场风格。汽车零部件市值过 200 亿元的不到 20 只, 多数为小市值标的,在过去股价表现也与大/小盘风格、沪深 300/创业板风格走向相关。板块股价实际下跌自年末开始,与市场预期信贷见顶,以及机构抱团板块、抱团大市值标的有一定关系,小市值标的交易流动性进一步收缩,尔后跑输预期形成后则一直跌跌不休。
那么上述两点是否判断正确或可持续?我们认为投资者在下跌趋势中变得悲观并放大了不理性的担忧。
关于电动智能,多数汽车零部件不在对立面,中长期成长性是存在的。如果在对立面, 那么标的现金流终值为零,折现后估值极低。我们也在反复思考是否犯错,但思虑再三我们依然认为电动智能车归根结底也是车,有底盘、有轮子、有座舱、有内饰,再厉害的电动性能软件造诣也要落实在硬件载体上。
1)标的的选择上,当然要避开直接受损的细分领域,但也要关注到,多数零部件公司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某一件产品本身,而在于相似的制造工艺具备品类的扩展性,比如金属加工工艺的扩展、内饰的扩展、电子研发的扩展等,优秀零部件公司实际面向的产品市场比想象中大很多。
2)零部件公司成长性除市场所爱的电动智能增量外,还有全球制造优势带来的全球份 额提升。得益于更强性价比、更持续稳定的产能及产能投放能力(疫情后更甚)、更优质的服务,中国零部件公司在撬动全球市场后有望逐渐从 10 亿/年营收规模走向 100 亿,
或者从 100 亿走向 1000 亿。强大的内需市场和工业制造能力使得全球汽车制造重心向华
转移变成已经在发生的持续趋势。
关于极致市场风格,选择等待。当前汽车零部件 PE、PB 都处于历史中枢位,其它很多板块估值已超过历史高点。估值是对标的未来现金流预期的折现,哪怕没有电动智能为零部件制造带来的增量(实际上有),只要不处于变革对立面,凭借竞争优势,我们预期中国优质零部件供应商未来每年回收的现金流将递增、面向全球市场后折现终值会更大,那么它们的投资价值就会存在,当前低估值反而是极致市场风格下错杀带来的好机会。此外,制造业特征使其增速往往低于新兴行业,但需要注意估值体系低不代表市场不会低估错估。
投资建议:近期汽车零部件大幅跑输乘用车、大盘,主要在于市场担忧电动智能的影响以及小市值标的在当前市场风格下的弱势。我们认为多数中国优秀汽车零部件公司并不在电动智能对立面,反而更积极拥抱变革,并且未来有希望通过中国制造优势在全球获得更多产品、更多客户、更高份额,这将带来强且持续的成长性,当前极致市场风格演绎反而带来错杀机会。建议标的分成三个条线:1)大市值汽车零部件,建议关注福耀玻璃。2)小市值成长性汽车零部件,继续推荐豪能股份、精锻科技、贝斯特、新坐标、爱柯迪。3)汽车零部件“瑕疵股”,建议关注继峰股份、一汽富维、富奥股份、均胜电子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短期芯片产能恢复过慢、疫情加剧等。
【财经要闻】
一、行业掘金
1.【智能网联汽车迎来路测规范文件 助力车联网发展】
工信部等三部委 11 日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公开征求意见,有助于满足全产业链对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需求,加快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商品化应用。工信部还将加快 5G+车联网发展,带动更大范围的商业化应用,加速产业发展。
5G 时代车联网有望接力 4G 时代移动的互联网辉煌,推动传感器等车端通信部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广和通(300638)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通信解决方案和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
◆移远通信(603236)深度布局车载模组,积极参与 C-V2X 示范项目和各类测试。
其他公司:移为通信(300590)、高新兴(300098)
2.【多个品类家电销售量价齐升 市场需求将继续向好】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开年第一周,家电全品类线上销售额同比增加 37.33,销量同比增加 20.14,线下销售额增速扭负为正。另悉,近期多个品类家电出现涨价。以彩电为例,11 月线下均价同比增逾 16,线上均价增逾 20。原因包括需求逐步恢复,原材料价格走高,生产企业推出性能升级的新产品等。
依照竣工后周期带来的需求复苏,以及低基数效应,预计会迎来至少两个季度的景气上行。美的集团(000333)、
海尔智家(600690)、老板电器( 002508)、新宝股份(002705)、科沃斯(603486) 等龙头的业绩有望
竿头日进。
3.【TCL 科技预增超六成 大尺寸面板价格或持续坚挺】
TCL 科技(000100)公告:预计 2020 年净利润 42 亿至 44.6 亿元,同比增长 60至 70。TCL 华星保持满销
满产,大尺寸显示业务受益于产业回暖,主要产品价格自三季度以来持续上涨,大尺寸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逾6 倍。
面板市场延续供不应求,1 月上旬大尺寸环比上涨 2至 5,再次超预期。预计海外市场需求持续强劲,国内市场有望复苏,价格还将保持坚挺。TCL 科技(000100)、京东方 A(000725)、彩虹股份( 600707)等相关公司业绩弹性可期。
4.【步态识别首个国家标准将出 或成国际标准】
1 月 11 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授权银河水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等联合起草制定步态识别领域首个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步态识别数据安全要求》。因尚无相关的国际标准, 这一标准在国内实践后,具有转化为国际标准的可行性。
步态识别是近年来为人们所关注的一种新的生物认证技术,它是通过人的走路方式来识别人身份的方法。相较于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步态识别技术的研发更为复杂,拥有远距离、全视角等诸多独特优势。除公共安全领域,未来步态识别还将在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机器人、医疗康养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汉王科技(002362)是我国生物识别龙头企业,已在步态识别及扩张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振芯科技(300101)表示,正在结合人的步态识别等技术,强化视频识别跟踪能力。
5.【国内汽车 UWB 技术首用 蔚来开启应用先河】
近日,蔚来汽车发布了旗舰轿车 ET7。作为品牌的旗舰轿车,蔚来 ET7 搭载了诸多先进的科技,如 UWB 数字钥匙,将为蔚来的该款新车带来更精准的距离计算。蔚来汽车系继大众汽车、宝马汽车后又一使用 UWB 技术的车企,也是目前国内第一款应用 UWB 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标杆企业,此举或形成示范效应,带来 UWB 技术在国内汽车应用的潮流。
未来,UWB 技术将与蓝牙、Wi-Fi 形成优势互补,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无线连接需求。三星、苹果、华为等科技巨头的争相介入,UWB 技术未来或将在智能家居技术、增强现实、移动支付、无钥匙进入汽车甚至室内导航中广泛应用,行业生态将得到快速发展,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中海达(300177)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UWB 超宽带室内定位技术,已实现应用。
◆浩云科技(300448)10 月 12 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围绕 UWB 技术主要打造了 UWB 手机、智能手环、基
站、标签等产品,产品的核心算法等底层技术均为公司自研成果。
6.【马斯克“星链”获英国批准 卫星互联网加快商业化】
据外媒报道,马斯克的 Starlink 星链卫星宽带系统已经获得英国通信监管机构的用户终端许可证,开始进入英国市场。此外,据当地媒体报道,希腊、德国和澳大利亚也已批准。
据了解,“星链”卫星单星成本有望控制在 100 万美元,相比传统通信卫星造价大幅降低,使卫星互联网大
规模组网成为可能。2020 年 4 月,卫星互联网已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新基建范畴。2021 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有望成为国内卫星互联网建设元年。中国卫星(600118)、天银机电(300342)、中国卫通(601698)、 华力创通(300045)等相关公司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二、公司动态
◆环保与公用事业
吉电股份:与德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金达莱:2020 年净利预增 48至 53 中持股份:2020 年净利润预增 15-30
博世科:中标 1.82 亿元“百色市六田沟综合整治(二期)工程 EPC 总承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