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 2020 年 12 月 CPI 同比上涨 0.2%;PPI 同比降幅收窄至 0.4%,环比上涨 1.1%,为 2016 年 12 月以来最高水平。2020 年 CPI 同比上涨 2.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5%左右”物价调控目标较好实
现;PPI 下降 1.8%。统计局指出,当月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受特殊天气以及成本上升影响,CPI 由降转涨;国内需求稳定恢复,加之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带动工业品价格继续上行。
2、银保监会近日发布《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 正式批准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有业内人士表示,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最
快将于一季度落地。目前参与机构已开始储备项目。
3、国家领导人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要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
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
4、国家卫健委:1 月 10 日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103 例,其中
境外输入病例 18 例(广东 7 例,辽宁 4 例),本土病例 85 例(河
北 82 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76 例(境外输入 15 例)。周一(1 月 11 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 50 亿元 7 天期逆回
购操作,当日 200 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 150 亿元。资
金面收敛,隔夜品种上行 25.10bp 报 1.2160%。周一(1 月 11 日)美元指数涨 0.54%报 90.5500,本周涨 0.54%。欧元兑美元跌 0.59%报 1.2151,英镑兑美元跌 0.32%报 1.3520,澳元兑美元跌 0.93%报 0.7696,美元兑日元涨
0.30%报 104.2700,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 144 个基点报
6.4793。在岸人民币兑美元 16:30 收报 6.4748,较前一交易日下跌 29 个基点,周跌 29 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 56 个基点,报 6.4764。
1、美联储巴尔金:疫情的不断升级将会损害美国第一季度甚至上半年的经济;预计美国 GDP 将在 2021 年下半年表现强劲。
2、美联储博斯蒂克:长期物价、利率很可能较之前更低;倾向于在降息前将资产购买操作正常化;对在2021 年末逐步减少资产购买持开放性态度; 经济复苏与疫苗的生产速度和消费信心有关;长期美债收益率上升并未
发出采取行动的信号。
3、韩国总统文在寅表示,韩国政府将从 2 月开始分阶段向所有韩国人免费提供新冠疫苗。文在寅还向那些因为房价飙升而陷入困境的人道歉,并承诺将采取各种措施增加新房供应。
4、英国小企业联合会警告称,除非政府提供更多援助,否则英国至少 25 万
家小企业将在 2021 年倒闭,这可能会进一步打击正走向双底衰退的英国
经济。
5、欧元区 1 月 Sentix 投资者信心指数为 1.3,创去年 2 月以来最高水平, 预期 0.7,前值为-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