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将迎来新一轮A股春季躁动?接下来的A股市场如何走?市场情绪高涨背后,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海涛教的分析与预测。
究竟是经济复苏将见顶回落,国债收益率将迎来拐点,还是A股将再重新上演春季躁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2021年1季度A股是否会有新的一轮春季躁动,主要也是从全球货币流动性、企业利润修复与风险偏好三个层面来理解。
全球流动性宽松,支持A股春季走强
在传统美林时钟里,经济活动复苏(对应GDP增速上升),通胀回升初期,对应股票资产价格回升,流动性成为风险资产价格回升的重要推手。
在美国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严重、英国日本纷纷封国情况下,各国央行难言货币收紧。
在经济活动与就业尚不充分的背景下,美联储与欧洲央行将继续维持货币宽松政策,直到实现充分就业与通胀回升。
但除了需要跟踪美股之外,中国股市也同样受流动性、企业利润与风险偏好影响。
流动性转弯,我们已经从去年11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看出来——随着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快速复苏,2021年信贷宽松可能暂告一段落。
2)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美欧日央行维持货币宽松预期,但海外资金会不会配置A股,还是取决于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及经济增长信心——当然也跟A股上市的公司质量有关。
另外,人民币也自身有升值需求,这个升值需求不仅来自短期的贸易顺差,更来自中国出口额占全球比重14%~15%,但人民币国际支付占全球市场份额不到2%这样一个不平衡问题。
人民币升值与中国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背景下,A股注册制与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将吸引外资A股配置。
除了国内货币宽松,人民币升值预期推进海外资金流入A股外,两融余额也是观察市场情绪的一个重要变量。
中国工业周期向上,企业利润修复
2020年以来,工业对GDP贡献率提升,进入一个新的回升周期。(虽然近几年来,工业对GDP的贡献中枢不断下移,但这是工业化进程的合理现象。)
利率所带来的房地产市场的小周期(大周期是人口、中周期是产能周期),往往会带来房地产市场1~2年的刚需变动。
2)2020年财政刺激使住户部门净储蓄率提高至过去30年来最高水平;
3)新房与成屋库存处于过去30年里最低水平。
工业周期上行,可能带来金融、地产估值修复,另外在周期相关龙头(包括贵州茅台、三一重工、海螺水泥、万华化学等)修复后,在其他有色、采掘、汽车等产能周期经典行业,出现一定程度全行业估值修复,也是有可能的。
一季度美股不会影响到A股走强
逻辑主要包括:
2)人民币升值预期,推高A股;
3)中国工业周期向上,企业经济活动与利润恢复,利多A股走强;
4)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叠加库存周期上行,以及拜登上台后短期内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推动A股风险偏好抬升。
2)中美关系变化;
3)社融-M2增速回落,影响经济复苏与A股风险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