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1 月经济增长进一步恢复,需求端同比增速明显改善的同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也再度抬升,具体来看:
1、投资方面
11 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提升 0.8 个百分点至 2.6%,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的改善幅度依旧位居首位,
较 10 月提升 1.8 个百分点至-3.5%,进一步向零值靠拢;尽管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累积同比增速分别回升至6.8%和 1.0%,但是改善幅度则较上月均有所回落回落。展望来看,剔除基数影响,房地产投资在“房住不炒”原则不断强调下增速将触顶回落,基建投资则因其“补位”作用而继续呈现相机抉择的态势,其中唯有制造业投资增速,将受益于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和盈利能力的改善而持续抬升。
2、消费方面
11 月消费当月同比增速提升 0.7 个百分点至 5%,累计同比增速则仍为 5%的负增长,恢复力度是各项内需中最为疲弱的一项。主要消费品中,通讯器材、化妆品和金银珠宝同比涨幅的改善力度最为明显。就业和收入方面,尽管失业率进一步回落,但是其绝对水平仍位于历史中枢的上限,而且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的改善仍未扭转其负增长的现实,消费意愿的恢复仍将是个缓慢的过程。展望来看,尽管消费意愿、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消费限制的取消都有利于消费的持续增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仅疫情仍会时有反复,而且对于疫情的担忧情绪也不会随着疫情的消除而立刻消逝,消费的改善仍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3、生产方面
11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 10 月提升 0.1 个百分点至 7%,再创年内新高,且季调环比增速显著高于历史同期水平。就三大门类而言,公用事业产出增长改善较大,制造业产出同比增速小幅改善,采矿业同比增速则较上月明显回落。就制造业而言,电气设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最为明显,但从边际改善的角度看,计算机在
11 月的提升幅度最大,医药制造随其后。展望来看,一方面全球疫情日新增病例数依旧高位徘徊,防疫物资需求增长带动出口增速再度回升,并对医药行业产出形成提振,另一方面疫情对全球产能恢复的抑制依旧存在,需求改善中的产业链替代作用仍有望对国内相关企业形成支撑,因此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仍将保持强势。
风险提示:国外疫情蔓延超预期。
陈 晨(证券分析师,SAC NO:S1150520100001) 张山峰(研究助理,SAC NO:S1150119080020)
投资要点:
1、本周行情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上涨 1.65%,沪深 300 指数下跌 1.29%,医药板块跑赢沪深 300 指数 2.94 个百分点,
涨跌幅在申万 28 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 3 位。六个子板块大部分以上涨报收,其中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上涨 3.69%和 1.98%;仅医药商业板块出现下跌,下跌幅度为 3.01%。截止 2020 年 12 月15 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剔除负值情况下,整体 TTM 估值为 43.59 倍,相对于剔除银行股后全部 A 股的估值溢价率为 68.46%。个股涨跌方面(剔除新股),东宝生物、九典制药和东方生物涨幅居前,通化金马、ST生物和泽景制药跌幅居前。
2、行业要闻
12 月 11 日,免疫应答反应不足,赛诺菲/GSK 推迟 COVID-19 疫苗计划;12 月 12 日,阿斯利康豪掷 2500 亿拟收购罕见病巨头,为今年最大收购;12 月 14 日,恒瑞「氟唑帕利胶囊」正式获 NMPA 批准上市;近日,国药集团新冠疫苗在阿联酋获批上市,有效率 86%;12 月 14 日,国家医保谈判开场,大批品种降价。3、投资策略
本周 A 股整体呈震荡走势,四季度医药行业进入政策密集发布期,板块整体估值受压制较大,尤其是前期涨幅较大的高估值子行业补跌现象明显。但随着政策的逐渐落地,医药行业的不确定性将逐渐消除,我们认为投资者可逢低布局,对医药行业进行战略配置。同时,随着 2021 年的临近,医药行业将迎来估值切换, 高景气业绩快增长的子板块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建议投资者关注疫苗、创新药及创新器械。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疫苗的调整已经充分,投资者可适当给予积极预期,比如智飞生物(300122)、康泰生物(300601)和沃森生物(300142)。同时,疫情后周期公共卫生补短板势在必行,新一轮医疗器械采购周期即将展开,具有显著临床价值的医疗设备及生产企业有望受益,比如器械龙头迈瑞医疗(300760)、安图生物(603658)等。除此之外,创新和消费升级仍旧是人口老龄化的永恒热点,建议持续关注创新药研发龙头恒瑞医药
(600276)以创新产业链上的药明康德(603259)、泰格医药(300347)。
4、风险提示
外部市场风险;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药物研发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