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沪深两市震荡走势,个股跌多涨少,两市涨停个股近 40 家,跌停逾 15 家。整体创业板走势相对较强,盘中涨幅超 1%,两市量能持续萎缩仅7000 余亿。板块方面,半导体次新股高位跳水, 农业、养殖、海南板块拖累市场,医药疫苗、军
工、国产软件、券商等板块轮动拉升,机构抱团风格明显,风险偏好则有所下降,北向资金呈现小幅
净流出态势。技术上上证受压 5 日均线,上方多均线压制,但 60 日均线有力支撑,在量能制约
下,料短期市场仍维持震荡整理修复为主,临近圣诞、年末,市场交投清淡,操作上轻指数重个
股,关注低估值绩优蓝筹配置机会。
资金方面:央行 15 日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了 9500 亿
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 12 月 7 日和 16 日两次 MLF 到期的续做,同时开展了 100
亿元逆回购操作,当日有 600 亿元逆回购到期。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主力资金方面,市场
连续 10 个交易日净流出。沪深两市净流出 191.28 亿。其中,中小板净流出 33.95 亿,创业板净
流出 36.51 亿,沪深 300 成份股净流出 28.02 亿。从行业来看 28 个一级行业,仅有医药生物、计算机、轻工制造 3 个行业呈现净流入,净流入金额分别为 10.04 亿、1.09 亿、0.21 亿;25 个行业呈现净流出,其中,电子、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化工、农林牧渔净流出较多,净流出金额分别为 39.71 亿、38.72 亿、25.3 亿、16.42 亿、13.8 亿。具体到个股来看,33 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其中,恒瑞医药、中国长城、海康威视、比亚迪、京东方 A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周二沪深两市震荡走势,个股跌多涨少,两市涨停个股近 40 家,跌停逾 15 家。整体创业板走势相对较强,盘中涨幅超 1%,两市量能持续萎缩仅7000 余亿。板块方面,半导体次新股高位跳水, 农业、养殖、海南板块拖累市场,医药疫苗、军
工、国产软件、券商等板块轮动拉升,机构抱团风格明显,风险偏好则有所下降,北向资金呈现小幅
净流出态势。技术上上证受压 5 日均线,上方多均线压制,但 60 日均线有力支撑,在量能制约
下,料短期市场仍维持震荡整理修复为主,临近圣诞、年末,市场交投清淡,操作上轻指数重个
股,关注低估值绩优蓝筹配置机会。
资金方面:央行 15 日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了 9500 亿
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 12 月 7 日和 16 日两次 MLF 到期的续做,同时开展了 100
亿元逆回购操作,当日有 600 亿元逆回购到期。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主力资金方面,市场
连续 10 个交易日净流出。沪深两市净流出 191.28 亿。其中,中小板净流出 33.95 亿,创业板净
流出 36.51 亿,沪深 300 成份股净流出 28.02 亿。从行业来看 28 个一级行业,仅有医药生物、计算机、轻工制造 3 个行业呈现净流入,净流入金额分别为 10.04 亿、1.09 亿、0.21 亿;25 个行业呈现净流出,其中,电子、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化工、农林牧渔净流出较多,净流出金额分别为 39.71 亿、38.72 亿、25.3 亿、16.42 亿、13.8 亿。具体到个股来看,33 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其中,恒瑞医药、中国长城、海康威视、比亚迪、京东方 A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
1、【规模工业】11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0%,增速比 10 月份加快
0.1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 1.03%。1-11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3%,比 1-10 月份加快 0.5 个百分点。11 月份,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9%;股份制企业增长 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 8.3%;私营企业增长 6.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0%,制造业增长 7.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5.4%。11 月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11.4%、10.8%,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 4.4、3.8 个百分点。(统计局)
2、【使用外资】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介绍 2020 年 1-11 月全国吸收外资情况。2020 年 1-
11 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 8993.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3%(折合 1294.7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延续了下半年以来的稳中向好态势。从单月情况看,11 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 98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5.5%(折合 143.8 亿美元,同比增长 5.6%),连续 8 个月实现同比增长。(财联社)
3、【房地产】1-11 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 150834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3%,增速比 1-
10 月份提高 1.3 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 1.9%,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 12.8%,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 11.1%。商品房销售额 148969 亿元,增长 7.2%,增速提高 1.4 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 9.5%,办公楼销售额下降 10.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
13.7%。(统计局)
4、【苹果】据日经新闻报道,随着 5G 手机需求强劲,苹果计划在 2021 年上半年增产
9600 万部iPhone,同比提升 30%。其中估计包括 iPhone12、iPhone11 和 SE 的产量。苹果告知其供应商,明年手机数量将达到 2.3 亿部,不过这一目标可能会发生变化。同时,苹果供应商表示,需求前景相当不错,Pro 和 ProMax 的需求强于预期,而 12 的需求与预期持平, 12mini 则略有疲软。(wind)
5、【面板】近日有媒体报道,日本玻璃基板大厂日本电气硝子(NEG)由于玻璃工厂意外停电 5 小时,造成玻璃熔炉受损,修复时间需一个季度,预计将持续影响明年一季度面板玻璃供应。TCL 科技表示,华星在深圳的面板厂旁边就是配套的旭硝子玻璃厂,面板产能不受影响。大尺寸显示面板自今年 6 月以来持续涨价,面板厂订单供不应求,此次 NEG 玻璃停产预计将加剧面板供应缺口,面板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证券时报)
行业个股
1、【面板】据媒体报道,玻璃基板大厂日本电气硝子(NEG)因故跳电,造成玻璃熔炉受损。该厂供应 8.5 代以下的玻璃基板,旗下 3 座熔炉预计会在明年一季度陆续恢复生产,整体影响时间恐长达 4 个月。据了解,NEG 是玻璃基板主力供应商,LG 有 80%的玻璃基板采购自NEG,台湾友达(18%),夏普(11%),惠科(24%)等面板大厂也是 NEG 客户。机构指
出,NEG 产能受限将影响整个面板供给格局,面板供不应求情况或将加剧,从而导致价格继续上涨。(证券时报)
点评:随着全球的复工复产,市场消费需求增加,面板供需趋紧,呈现供不应求态势,主力尺寸价格上涨势头明显,预计三季度主流尺寸维持 2 美金甚至以上的较大月度涨幅。随着韩国企业退出,面板格局向大陆厂商高度聚集,更多的产能聚集到更少的厂商手中,供应端调控的幅度和灵活性都在增强,液晶面板行业供需格局将得到显著改善,未来长期看好面板行业的健康发 展。据业内机构统计,受海外各个区域需求恢复及品牌积极的销售计划拉动,全球主要品牌面板
备货计划积极。三季度全球主力品牌面板采购数量环比大幅增长 31.5%,同比也将出现超 15%的较大幅度增长。
相关个股:
TCL 科技(000100.SZ):公司于 2019 年成功完成资产重组,目前业务包括半导体显示和
产业投资两大板块,两者相辅相成。2020Q1,公司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二,已经成为液晶面板行业两大霸主之一,随着日韩台产能退出和公司新产线投产,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2012-2019,在液晶面板价格大幅波动情况下,公司是行业内唯一保持每年盈利的企业, EBITDA 利润率连续 29 个季度排名全球领先。在未来供需平衡假设的基础上,随着上游原材料成本下降和下游议价权的提升,公司 ROE 有望从历史上 10%左右提升至 20%以上,具备巨大的盈利弹性,将充分享受景气周期+垄断定价双重红利。从历史上来看,显示面板行业高 ROE 对应高估值,公司价值有望在面板新纪元迎来重估。(wind)
京东方 A(000725.SZ):公司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领先地位稳固,产能和产线运营能力提升:19 年公司显示器件出货面积同比增长 19%,出货数量同比增长 16%,在智能手机、Pad、NB、显示器、TV 五大市场销量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19 年公司继续推动运营能力提升,合肥 6 代线盈利能力引领全球,重庆 8.5 代线各产品出货率均达历史最高水平,福州 8.5 代线刷新京东
方 8.5 代线单月产能最高记录,合肥 10.5 代线实现满产,武汉 10.5 代线实现量产。在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中,陆资厂商通过持续扩产高世代线的信号显示作用,使得韩国厂商加速产能退出, 以争取短期盈利窗口期,国内 LCD 产业的市场地位以及产品的价格稳定性有望进一步增强,京东方作为全球面板龙头正迈入产业收获期。